“采采荷花滿袖香,花深忘卻來時路。”生活中,沒有一個人不喜歡花的,花以她特有的方式豐富著我們的生活。種植花草光有喜愛是不行的,要學習相關知識,如何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呢?花卉網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花卉大全:黃櫨》,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黃櫨(CotinuscoggygriaScop.)是漆樹科黃櫨屬的植物,別名紅葉、煙書、紅葉黃櫨、黃道櫨。
形態特征:像風像雨又像霧,那些羽毛狀的附屬物遠看就像是朵朵飄蕩在綠葉之間的紅云,煞是美麗。乍看還像是一些花朵,細看才會發現,果實已經成熟,紅云不過是果實成熟的標志之一罷了。黃櫨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樹冠圓形,高可達3-5m,木質部黃色,樹汁有異味;單葉互生,葉片全緣或具齒,葉柄細,無托葉,葉倒卵形或卵圓形
生長習性:黃櫨性喜光,也耐半陰;耐寒,耐干旱瘠薄和堿性土壤,不耐水濕,宜植于土層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中。生長快,根系發達,萌蘗性強。對二氧化硫有較強抗性。秋季當晝夜溫差大于10℃時,葉色變紅。花期5-6月,果期7~8月。
地理分布:原產于中國西南、華北和浙江;南歐、敘利亞、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北部亦產。著名的北京香山紅葉就是為本樹種。h325.CoM
實用價值:常用于園林景觀,山丘,山坡上,亦可混植于其它樹群尤其是常綠樹群中。黃櫨花后久留不落的不孕花的花梗呈粉紅色羽毛狀在枝頭形成似云似霧的景觀。黃櫨也是良好的造林樹種。
編輯推薦
花卉大全:孤挺花
孤挺花(Hippeastrumvittatum)別名百枝蓮、柱頂紅、朱頂蘭、孤挺花、華胄蘭、百子蓮、百枝蓮、對紅,孤挺花屬。
形態特征:無論是葉子還是花都像極了百合,花枝亭亭玉立,花冠碩大,艷麗悅目,是常見的球根花卉,既可配植于庭園,又是極好的切花材料。多年生草本。原產於南美洲。鱗莖粗大如洋蔥,葉片基生,帶狀,鮮綠而有光澤。3~5月間開花,花莖中空,頂端著生3~6朵花,構成繖形花序。花色有紅、白、桃紅、橙紅及斑色等,蒴果,內藏薄膜狀種子上百粒,種子黑色。為花壇、盆栽及切花之材料。
地理分布:原產地,巴西、秘魯。現廣泛栽培。孤挺花不僅種類繁多,花色也是超級齊全的,甚至超過風信子。孤挺花的花型也很奇特,連百合也遜色,因此,孤挺花十分適于盆栽陳設于客廳、書房和窗臺,起到良好的裝飾效果。
孤挺花的美麗傳說:希臘傳說中一位美麗的牧羊女愛上了英俊的牧羊人,可是,村里所有的牧羊女都愛上了他,而牧羊人的眼光只注視著花園里的花朵。
誰能得到牧羊人的歡欣喜愛?于是求助女祭司,得到的建議是:用一枚黃金箭頭刺穿自己的心臟,并每天都沿著相同的道路去看望牧羊人,果然,在去往牧羊人小屋的路上開滿了紅色花朵,如心血一般。
牧羊女興奮地采了一大把并敲響了木屋的門。剎那間,紅花和紅顏打動了驕傲的牧羊人,這浴血的愛情染就了如此艷麗的花朵,也能使我們了解到為什么每次見到它時都會有種為之悸動的心靈感受。于是,牧羊人用愛人的名字命名了這種鮮紅的花朵——朱頂紅
孤挺花的花語:芬芳孤挺花會散發出一股濃郁的香氣。如果把它種在一樓的窗口邊,屋內將會充滿甘美的芬芳。因此它的花語是“芬芳”。
花卉大全:枸骨
枸骨
學名:IlexcornutaLindl.etPaxt.
別名:枸骨冬青、八角刺、貓兒刺、老虎刺
枸骨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形奇特,碧綠光亮,四季常青,入秋后紅果滿枝,經冬不凋,艷麗可愛,是優良的觀葉、觀果樹種,在歐美國家常用于圣誕節的裝飾,故也稱“圣誕樹”。
產地分布
產于江蘇、上海市、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區,云南昆明等城市庭園有栽培,歐美一些國家植物園等也有栽培;生于海拔150-1900米的山坡、丘陵等的灌叢中、疏林中以及路邊、溪旁和村舍附近。分布于朝鮮。模式標本采自上海。
生長習性
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氣候及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之微酸性土壤,耐寒性不強;頗能適應城市環境,對有害氣體有較強抗性。生長緩慢;萌蘗力強,耐修剪。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本種之樹形美麗,果實秋冬紅色,掛于枝頭,與歐洲之圣誕樹IlexaquifoliumL.可以媲美并代替供庭園觀賞。
藥用價值。枸骨的果實、葉子和根部都是具有一定的藥用的價值的,它的葉子是可以治療肺結核潮熱和咯血的,而它的果實經常用于治療白帶過多和慢性腹瀉,它的根還可以用來治療風濕痛和黃疸肝炎;種子是含有油的,可以用來制作肥皂以及它的樹皮是可以當作染料的。它的葉子中含有鞣質、皂苷、苦味質等;樹皮中含有生物堿等等的物質。
花卉大全:蓍草
蓍草菊科蓍屬植物——高山蓍草、歐蓍草和云南蓍草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原產東亞、西伯利亞、日本及中國云南、四川、貴州、湖南西北部、湖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山西南部、陜西中南部、甘肅東部。生于山坡草地或灌叢中。耐寒,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及半陰處皆可正常生長。不擇土壤,但在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及石灰質的砂壤土上生長良好。全草具有解毒消腫,止血,止痛的功能。
別名
蓍、蜈蚣草、飛天蜈蚣、亂頭發、土一支蒿、羽衣草、千條蜈蚣、鋸草、一枝蒿。
生長習性
喜陽光充足的環境,也耐半蔭,耐寒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富含有機質及石灰質、排
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
分布
傳說蓍草為稀有植物,中國僅三處生長此草:一為山東曲阜;一為山西晉祠;再就是太昊伏羲陵。
景觀用途
花壇,花鏡,鮮切花。
花語
蓍草的花語是安慰
花卉大全:芍藥
芍藥簡介
芍藥被人們譽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稱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為愛情之花,現已被尊為七夕節的代表花卉。另外,芍藥在紅樓夢中是一種重要的花,“史湘云醉眠芍藥茵”是紅樓夢中最美麗的情景之一。
芍藥花的花語
芍藥自古就作為愛情之花,芍藥花的花語是“美麗動人、依依不舍、難舍難分、情有所鐘”。寓意思念,是富貴和美麗的象征。現在,芍藥花更被尊為七夕節的代表花卉。
中國的情花——芍藥花
芍藥花,不僅美麗,而且可以治病,它映閃著中華民族如玉如芍藥一樣的品德和性格,勤勞、務實,淡如芍香、柔美如玉。粉紅色的芍藥如天邊的彩霞,亦如相戀中羞澀的少女,浪漫、含蓄是芍藥映紅著春天的面龐。
上巳節的習俗和“贈之以勺藥”的情歌,從詩經的吟唱一直沿襲到漢唐明清。古老的中國,芍藥一直是愛情的旋律、浪漫的山歌。
古代男女交往,往往以芍藥相贈,表達結情之約或惜別之情。所以,芍藥花,又叫“將離”、“離草”。
芍藥花的功效和作用
藥用價值——
芍藥的根鮮脆多汁,可供藥用。
根據分析,芍藥根含有芍藥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種而異。中醫認為:中藥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藥的根,它具有鎮痙、鎮痛、通經作用,對婦女的腹痛、胃痙攣、眩暈、痛風、利尿等病癥有效。
主要用途——
另外,芍藥的種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摻合油漆作涂料用。根和葉富有鞣質,可提制栲膠,也可用作土農藥,可以殺大豆蚜蟲和防治小麥稈銹病等。
芍藥花能開幾天?
1:芍藥花在5月上中旬開花,花色豐富,花朵碩大,形似牡丹,開于莖頂端或葉腋,花梗長。
2:芍藥花期較短,一般為8--10天,天氣涼爽或置遮陰處,花期可延續半個月。花謝之后,及時剪去花梗,以免消耗養分。
芍藥花養護要點:
收到芍藥后請根據花瓶高度剪去根部花枝(3-4厘米左右);
花瓶水位1/3~2/3左右,2-3天換一次水,修剪根枝;
避免陽光直射或放置于溫度較高的室內以及出風口等地方,否則容易造成脫水,芍藥一旦脫水很難挽救;
摘除多余的葉片,每枝保留1-2片葉子即可,葉片也會跟花頭搶養分跟水分哦。
芍藥的傳說
傳說中牡丹芍藥都不是凡花種,是某年人間瘟疫,玉女或者花神為救世人盜了王母仙丹撒下人間。結果一些變成木本的牡丹,另一些變成草本的芍藥,至今芍藥還帶著個“藥”字。笑,牡丹、芍藥的花葉根莖確實可以入藥,丹皮是頂有名的,杭白芍更是滋陰補血的上品。
古代西方也有類似的傳說,說古希臘名醫阿斯克列皮耶有個聰明的學生佩翁青出于藍,甚至治好了冥神海提斯的傷。阿斯克列皮耶嫉妒之下就殺了佩小弟。好在冥王顧念恩情,把佩小弟變成了一種能治病的花,即芍藥。西方人也一直認為芍藥具有某種魔力,凡有芍藥生長的地方,惡魔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甚至可以對抗曼陀羅那種至毒之花。
花卉大全:棣棠
棣棠
別名:地棠、黃棣棠、棣棠花
花語:高貴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薔薇目
科:薔薇科
屬:棣棠屬
種:棣棠
花期:4-5月
地理分布
中國、日本、朝鮮等亞洲國家
生長習性
棣棠喜歡溫暖的氣候,耐寒性不是很強,故在北京園林中宜選背風向陽處栽植喜溫暖和濕潤的氣候,較耐陰,不甚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耐旱力較差。
繁殖
分株繁殖。生產中常采用播種、分株、扦插3種方法繁殖,但多用扦插和分株進行繁殖。
應用
叢植于力拔、墻際、水畔、坡地、林緣及草坪邊緣,或栽做花徑、花籬、或以假山配植,景觀效果極佳。棣棠的花可入藥,有消腫、止咳、止痛、助消化等功效。
扦插
早春2-3月可選1年生硬枝剪成長17cm左右,插在整好的苗床,插后及時灌透水,扦插密度以4cm×5cm為宜,上露lcm左右,保證外露出1個飽滿芽。保持苗床濕潤,生根后即可圃地分栽。
園林用途
在園林中可作樹蔭的綠化材料,如林緣、湖畔及建筑物和假山的北面等。常成行栽成花叢、花籬,與深色的背景相襯托,使鮮黃色花枝顯得更加鮮艷。花可藥用。
花卉大全:白芨
白芨,(學名:Bletillastriata)又名連及草、甘根、白給、箬蘭、朱蘭、紫蘭、紫蕙、百笠、地螺絲、白雞娃、白根、羊角七。
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塊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以及緬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氣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開花。
白芨花有紫紅、白、藍、黃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內觀賞,亦可點綴于較為蔭蔽的花臺、花境或庭院一角。
生長環境
喜溫暖、陰濕的環境,如野生山谷林下處。稍耐寒,長江中下游地區能露地栽培。耐陰性強,忌強光直射,夏季高溫干旱時葉片容易枯黃。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質多的沙壤土。
常生長于較濕潤的石壁、苔蘚層中,常與灌木相結合,或者生長于林緣、草叢、有山泉的地方,亦生于海拔100-32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棟樹林或針葉林下,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白芨生長的石頭均是砂巖類,這樣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從而牢牢地吸在上面。
分布范圍
白芨原產中國,廣布于長江流域各省。主要產自貴州西南部、陜西南部、連云港、南通、南京、句容、宜興、溧陽、上海、甘肅東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云南、四川。
朝鮮半島和日本也有分布。
藥用價值
功能主治: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傷出血,瘡瘍腫毒,皮膚皸裂;肺結核咳血,潰瘍病出血。
紫葉黃櫨如何栽培繁殖?
紫葉黃櫨原產于美國,經過十幾年的培育目前適合我國大部分地區栽培。紫葉黃櫨的葉片在春夏秋均為紅色,頂端花絮鮮紅,極具觀賞價值。下面就分享一下紫葉黃櫨的繁育技術和栽培技術。
一、紫葉黃櫨簡介
紫葉黃櫨喜光耐旱、耐寒又耐蔭。對土壤要求不嚴,耐干旱及貧瘠、堿性土壤但不耐水濕。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生長最好,輕鹽堿地也可生長。根系發達,對二氧化硫抗性較強。
二、紫葉黃櫨繁殖方法
主要采用嫁接、壓條和扦插方法進行繁殖。但以嫁接為主,通常采用枝接、芽接和高接換頭。用黃櫨做砧木,3月份用枝接或帶木質部芽接,夏季用芽接的方法進行。接后芽粒色澤光亮,并有膨大發脹的現象出現時表明已經成活。嫁接后的紫葉黃櫨,在確定成活后應及時剪砧,并抹除砧木上的萌芽,以防止與接穗爭搶水分影響生長。
三、紫葉黃櫨栽培管理技術
1、苗圃地選擇
紫葉黃櫨宜選地形開闊、土壤耕性良好、質地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地方。
2、科學栽植
紫葉黃櫨栽植時間一般在落葉后發芽前進行。小苗栽植需拉泥漿,大苗栽植需帶土球,這樣移栽成活率較高。如果長途運輸苗栽前應將苗根放入水中浸根,使其吸足水分促進成活。栽植時隨起隨栽并在種植完畢應立即澆水。
3、中耕除草
在雨后或澆水后中耕,中耕深度為10cm左右,中耕可防止土壤板結、保持疏松濕潤。春、夏季根系迅速生長期應適當淺耕。夏、秋季生長緩慢期,不需要中耕只需除草。
4、施肥
除在栽植時施用基肥外,每年都應進行追肥,肥料充足使植物生長旺盛。紫葉黃櫨施肥,每年可進行三次,5月中旬施一次氮肥,可提高植株生長量,擴大營養面積;8月施一次磷、鉀肥,可提高新生枝條的木質化程度;入冬前結合澆水施一次腐熟發酵的有機肥,可以提高土壤的活性并有效提高地溫。
5、整形修剪
紫葉黃櫨樹冠濃密、生長旺盛,萌芽力、成枝力均較強,生產上應根據需要采取一定的園藝技術措施及時調整,及時抹除萌芽,留側上枝芽修剪,培養出優美的樹形。
6、病蟲害防治
紫葉黃櫨的病蟲害較少,主要有黃萎病、白粉病,梨木虱、黃斑直緣跳甲等。
黃萎病是一種維管束病害,雨量較多時易發病。栽植過深易發病因此應適當淺植。生產管理中應注意培養健壯植株增強樹勢,注意增施磷鉀肥不要偏施氮肥。發現病苗立即拔除燒毀,而對大樹病枝合理修剪,可明顯恢復樹勢;病苗(株)拔除后的病穴要用300倍50%多菌靈按照3kg/m2灌注。
白粉病主要危害紅櫨的葉片和嫩梢,葉或梢上面布滿白色粉末,多發生在干旱、高溫、空氣干燥的6--8月份。發病時可用25%粉銹寧1800倍防治。
梨木虱5-7月是危害盛期。防治一是發芽前噴3-5°度石硫合劑,可消滅越冬成蟲和卵;二是生長季噴灑5000倍10%吡蟲啉進行防治。
黃斑直緣跳甲很少發生。一旦發生大樹用40%氧化樂果等農藥涂干,形成寬度15cm的藥環殺死上樹幼蟲;苗圃幼蟲可用20%速滅殺丁3000倍液噴灑;成蟲可用10%高效氯氰菊脂噴灑還可兼治其它害蟲。
紫葉黃櫨樹形美觀、花期長,可供長時間觀賞,是良好的庭園觀賞樹。可以種植在公園、庭園、草坪、綠地等區域,極具觀賞價值,市場潛力巨大。
相信《花卉大全:黃櫨》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愛花卉網”是您了解花卉,學習花卉知識必備網站,請您收藏h325.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花卉大全專題,希望您能喜歡!